2017年6月1日上午9:00,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物理系曾浩教授来我校莳英讲堂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曾浩教授在我校实验楼四层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Valley Exchange Splitting in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的报告。报告由bet365开户送20副院长王芳老师主持,bet365开户送20的全体师生聆听了此次报告。
曾浩,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海外“百人计划”特聘教授。于2001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获博士学位,2001-2004年期间在美国IBM托马斯.华生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至今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任教。先后获得美国IBM研究部门奖、美国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奖和布法罗大学杰出学者奖。曾浩教授主要从事纳米磁学与自旋电子学方面的研究,在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Nano Lett.、Adv. Mater.和J. Am. Chem. Soc.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80余篇,主要论文被他人引用7000余次,其中被引用百次以上论文达14篇。他提出采用纳米自组装方法制备交换耦合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发表,该文已被引用1200余次。他发展了用高温有机液相合成尺度、形状可控的铁氧体纳米颗粒的通用方法,发表在J. Am. Chem. Soc.的3篇相关论文累计被引用超过1300余次。
曾浩教授介绍了目前硫属化合物的几类热点材料并重点介绍了能谷电子学的兴起和发展历程。能谷电子学是凝聚态物理最近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主要目的是利用外界手段如:电场、应力、磁场、光照等调控材料能带结构中的能量极值点即能谷,进而可以调控或者优化材料的某些物理性能。常见的手段就是利用外磁场产生塞曼效应,使自旋向上和向下的电子能量发生劈裂,进而可以调控价带顶和导带低之间的能隙,使材料的光吸收性能发生改变。但是研究发现只有在强磁场之下才会发生较大的能级劈裂。考虑到磁性材料中的交换场具有很大的数值,曾浩教授课题组巧妙利用了铁磁衬底EuS和二维材料WSe2中电子之间的交换耦合作用产生了交换场,从而对WSe2的能隙在低磁场下进行了很好的调控,并且他们从实验上也观测到: EuS/WSe2体系比单层WSe2具有优异的光学吸收性能。此外,考虑到材料中的交换耦合可以有铁磁和反铁磁两种不同的类型,他们还将能级劈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类,并且与电子的自旋信息联系起来,这一突破性成果发表在Nat. Nanotechnology期刊。另外,曾浩教授还介绍了他们通过透镜电子显微镜解析材料原子三维坐标的研究,他们精准获得了FePt纳米颗粒中所有原子的三维坐标,为第一性原理计算FePt真实结构及磁各向异性并解释其有序度提供了准确的结构信息。
报告结束之后,曾老师耐心回答了师生们的提问,并与有关老师和研究生围绕二维材料和磁性材料进行了更为深入和具体的交流和讨论。
|
王芳副院长主持报告会 |
|
曾浩教授作报告 |